服务热线:13761613451、18916735302

澳门棋牌网站游戏(可充值十元)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澳门棋牌网站游戏(可充值十元) >机制保护耕地质量 土壤修复产业迎发展良机

机制保护耕地质量 土壤修复产业迎发展良机

更新时间:2014-12-21   点击次数:1867次

据消息,近期,发布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指导各地分类指导、分期推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伴随着政策面暖风频吹,土壤修复产业有望迎来发展良机,相关题材概念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根据《公报》,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其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基本不存在障碍因素,应按照用养结合方式开展农业生产,确保耕地质量稳中有升。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一定基础,障碍因素不明显,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突破口。

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测算,可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0亿斤以上。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

同时,《公报》还依据全国农业综合区划,对东北、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黄淮海、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甘新、青藏区等九个区域的耕地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分述了各区域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及主要生产障碍因素等。

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依法管理耕地质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是门的重要职责。下一步,将以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划定成果为基础,推动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质量修复等措施,着力提升耕地质量,不断夯实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长远基础。同时,抓紧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加快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机制。不断完善耕地质量、土壤墒情、肥效三大监测网络,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发布耕地质量动态变化信息。

分析人士指出,优良的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质量的退化和污染问题都是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家对土地污染问题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土壤修复市场有望逐渐开启,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服务热线
13761613451
18916735302

扫码加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