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辐射表面污染监测仪进行监测?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击次数:1017次
辐射表面污染监测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放射性物质在物体表面产生的辐射水平的仪器,通常采用电离辐射探测技术,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β、γ等射线,并给出相应的读数。为确保正确使用,需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1、了解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在使用辐射表面污染监测仪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其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开机预热:将仪器开机,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3、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源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校准过程中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α、β或γ模式。同时,设置相应的阈值和报警值。
5、清洁待测表面:在进行测量前,应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待测表面,确保表面无尘土、油污等杂质。

6、辐射表面污染监测仪的测量过程:
a.将仪器的探头平行于待测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几毫米至几厘米)。
b.缓慢移动探头,使其覆盖整个待测区域。注意不要遗漏任何死角。
c.在测量过程中,观察仪器的读数,记录辐射水平数据。
d.如有报警信号,应立即停止测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数据处理: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超标情况。如有超标,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清洗和维护仪器:测量结束后,应使用专用清洗液对探头进行清洗,避免污染。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9、关闭电源:测量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拔下电源插头,确保仪器处于关闭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正确使用辐射表面污染监测仪进行监测,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行。